社会科学领域绝大多数学生和学者都渴望掌握统计学,绝大多数都学过统计学,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学懂。“是否应该继续学习统计学”成为他们最为纠结的一件事情,也成为他们一个无法摆脱的“心病”。实际上,现在的年轻人学不好统计,并不是年轻人的问题,更不是社会科学学生数学基础不好的问题。因为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数学基础最好的学生,也是最努力、最用功的学生。中国的问题出在学校、出在社会科学本身、出在教材、出在老师身上,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了,中国学生一定能够学好统计学,而且比国外的学生学得更好。实际上,统计学不是(抽象的)数学,统计学是一门实用学科,它是可以看得见、摸得着的,它所解决的问题都是您思考和经历的事情。
尽管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,但是要想真正掌握和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,必须依据内容逻辑循序渐进、系统地学习,切不可跨越式的或随意地选择课程去学习。因此,为了能使学习效果更好、效率更高,我们这里对今年暑期班开设的课程、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作一个简短的介绍,并结合选课提出一些建议,供大家参考。
今年暑期班将开设10门正式课程,其中2学分(36学时)课程6门、1学分(16学时)课程4门。此外还将开设多门辅助课程(有些辅助课还未最后确定),主要介绍某些统计软件的使用和正式课程的预备或配套知识。
跟以往一样,今年暑期课程仍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,中间阶段将举办“第六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学术讨论会”,这属于暑期班的配套内容,目的是为暑期班学员在学习研究方法的同时,能够应用所学的方法主动、自行地开展研究,通过同行交流和老师点评,实现“学以致用、用以致学”,提高研究水平的目的。
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是不能速成的,需要踏踏实实、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完成。对于年轻学者和学生来说,我们特别建议要有系统学习和长期学习的准备。至少要有两次暑期班的学习经历,你有条件从事科学研究。我们建议,如果你是第一次来学习,你可以把目标定位在“打牢基础”上,如果今年你能够学习3-4门初级课程,你的目的就达到了,做到这一点,至少你已经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资格;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或者你曾经学过暑期班初级课程,建议你侧重学习初级课程以外的社会科学常用方法,这其中最重要的一门课是分类数据分析。因为线性回归模型这门课尽管从理论上说是非常重要的,但由于这个模型只能针对因变量为连续变量的数据,而社会科学领域分析的数据绝大多数都是分类变量,所以从实用角度看,分类数据分析这门课对社会科学学者是最有用的,也是社会科学学者使用最多的内容,它应该是定量研究方法的第三门课,模型类的第二门课。除此之外,生存分析、空间数据分析、多元统计、抽样调查方法等也都是社会科学各学科都常用的一般方法。如果你再想学这些课程,你需要来第二次学习这些中级课程,这样两次学习累计可以学到6-9门课程。这时,你的研究方法掌握的程度在社会科学领域属于中上等水平,在研究方法方面可以超过90%的人了;如果你有决心继续第三次学习,再学3-4门课程,有些课程属于针对特定问题研究的特殊方法和高级方法,特殊方法包括大数据分析方法、项目评估方法、元分析、序列分析、系统动力学等;高级方法包括结构方程模型、分层分析模型、纵向分析模型等,如果学习了这些课程,估计你就进入到金字塔的顶端了。
按照这一思路,通常我们把暑期班学员分为两类,一类为第一次来参加学习的新学员,另一类为以前曾经参加过暑期班学习的老学员。
针对新学员(包括认为自己以前学的还不错的学员),重点推荐下面的一组课程:

针对老学员,若想学一般方法,我们推荐下表中用黑体字标出的课程。没有标出的可以看成是特定方法。如果你选学了这些一般方法,你仍然有一些空余时间来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特殊方法。

针对老学员中有特殊需求的,或有些学员专门想学习某一种或几种特定方法,那你就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来选课,而不要在乎前面的建议。但前提条件是,你必须按照课程之间的逻辑顺序来学。下图给出了今年暑期班开设的课程以及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,请大家选课时参考。

对于年轻人来说,你们有充足的时间、有旺盛的精力、有扎实的基础,如果再有那么一点点追求、有一点点毅力,你们可以学会任何想学的知识。对于暑期班来说,我们的任务是“为有梦想的年轻人搭建通向这一目标的阶梯”,让我们共同努力……。